王爺(千歲爺)搭乘王船往來天庭與人間,王船除了是王爺的交通工具,也是信眾虔誠敬拜的祭典法器。因此每逢香科期,便會於數月前先造船,或竹架紙糊,或形制全仿真船,大小依神示而定。造船前先跋桮請示神明,至何處選取木材做為船{舟參}(因同餐,指王船龍骨),接著進行取{舟參}、請{舟參}的儀式,將王船龍骨安置王船廠,延請造船師傅進廠工作。期間各相關儀式隨王船逐漸完工依序進行,如賦予王船神靈法力的安龍頭、安龍目、安崁巾,或如豎桅、掛帆、進水、出澳等新船下水儀式。造船過程依各地習俗有封閉式、開放式不同。部分廟宇有永祀王船,不另造舟,每屆醮期依例進行豎桅掛帆、進水出澳儀式。
- 取{舟參}當天,慎重迎請宮廟主神主持儀式,道長上疏,諸會首和廟方執事人員跪拜祭祀。2007, 臺南市佳里區, 謝國興攝影
- 取下一段分枝作為船{舟參}。臺南市佳里區, 謝國興攝影
- 取下一段分枝作為船{舟參},也是替大樹進行修枝,據傳曾取材作船{舟參}的大樹,後來都長得更加茂盛。2011.9.10, 臺南市西港區, 黃文博攝影
- 慶安宮取{舟參}。2009.03.13, 台南市西港區, 王素滿攝影
- 西港慶安宮取下的分支,由卡車載運至木材廠。2010.9.30, 臺南市西港區, 黃文博攝影
- 廟方人員將王船龍骨迎請至造船廠。2011.11.19, 臺南市安定區, 黃文博攝影
- 取下的分枝先送至木材行處理,負責打造船({舟參})的木材行設案祭拜。臺南市佳里區, 謝國興攝影
- 船{舟參}送至木材行後,先進行開斧儀式,才開始打造王船龍骨。臺南市佳里區, 謝國興攝影
- 長興宮是唯一保留三段木材合成王船龍骨舊制的廟宇,合{舟參}時,由會首與廟方執事共同將六寸方形榫釘由榫位釘入,接著以曾文溪水於四周繞灑一圈。2011.11.19, 臺南市安定區, 黃文博攝影
- 經過取{舟參}、請{舟參}的儀式後,師傅在王船廠內趕工造船。2010.10.28, 臺南市佳里區, 黃文博攝影
- 船體完成後,進行「安龍目」儀式,讓王船成為能夠騰雲駕霧的「木龍」。2012.1.5, 臺南市安定區, 黃文博攝影
- 蘇厝長興宮小艇安龍目。2012, 台南市安定區, 楊錦煌(楊佛頭)攝影
- 「安崁巾」是在王船的船頭正面中央黏土方形紅綢,除了增添喜氣,也有辟邪抑兇的作用。2010, 台南市佳里區, 楊錦煌(楊佛頭)攝影
- 蘆竹溝西天宮王船廠內,晚上趕工造船的工匠與彩繪師。2012.10.10, 台南市北門區, 王素滿攝影
- 長興宮王船啟航前,以鋤頭開水路。2012, 台南市安定區, 楊錦煌(楊佛頭)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