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系統多屬十二瘟王信仰,每科迎請五位王爺;多為不定期醮,大型境廟約在八至十二年期間建醮一次,酬神祈安為王船祭典主要目的;送王時多見各式傳統與現代創新陣頭,為最大特色。位於上游的臺南市仁德區、歸仁區、關廟區境內廟宇醮典以「五朝」為主,且有配合廟宇「慶成」而建王醮之俗。下游高雄市茄萣區、臺南市南區(喜樹、灣裡)多於海邊迎送王爺,灣裡萬年殿則供有兩艘永祀王船,王醮時不另造新船,亦不焚化,出境輪祀各交陪友境。茄萣地區王船造型偏向「瘟王船」色彩,形制碩大華麗,與該地區傳統捕烏魚形成之信仰習俗關係密切;送王時,由消防車一路灑水開水路,與一般以鋤頭和木桶開水路不同,頗具特色。臺南府城米街忠澤堂送王時,道長於隊伍尾端的二只瘟桶後方壓瘟,而非在王船之後,乃白龍庵五瘟神送王儀式的遺緒。
- 茄萣四大廟宇分別是白砂崙萬福宮、頂茄萣賜福宮、下茄萣金鑾宮和崎漏正順廟,每八年至十二年舉辦一次建醮活動。除正順廟外,其餘三座宮廟每科建醮時,必會打造王船,相互比拼。2012.06.16, 高雄市茄萣區, 王素滿攝影
- 天文宮奉祀徐府千歲,天公爐自動降爐(俗稱發爐) ,跋桮獲得指示後,始進行建醮,為信眾、國家祈福消災。圖為工作人員在王船行經之處灑水,為王船開水路。2012.2.5, 高雄市永安區, 黃文博攝影
- 天文宮採傳統人力拖行方式,牽引王船到王船地火化,隨駕的神轎繞行王船送別千歲爺。2012.2.5, 高雄市永安區, 黃文博攝影
- 下茄萣金鑾宮送王時,由消防車一路灑水開水路,信眾赤足牽引王船。至王船地後豎桅、掛帆,準備出航,一旁相送的信眾將海灘擠得水洩不通。2012.6.16, 高雄市茄萣區, 黃文博攝影
- 王船矗立於散落的金紙堆中起火燒化。2012.6.16, 高雄市茄萣區, 黃文博攝影
- 位於臺南市米街(新美街)的忠澤堂,送王時,隊伍在艷陽下從市區走到安平海灘火化王船。道長於隊伍尾端的二只瘟桶後方壓瘟,而非在王船之後,是此處的特殊景象。2012.7.1, 臺南市南區, 黃文博攝影
- 下茄萣金鑾宮建醮遶境結束後,獅陣回到廟埕「過火」,取其溫熱消毒之義。2012.6.16, 高雄市茄萣區, 黃文博攝影
- 下茄萣金鑾宮燒王船和地方文武陣頭獨樹一格,2012年由高雄市文化局審議通過列為「高雄市定民俗」。2012.6.16, 高雄市茄萣區, 黃文博攝影
- 關廟山西宮建醮香境茹素半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