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在屏東縣境內,主系以東港、南州和小琉球為領域,彼此關係密切;支系以恆春、滿州為範圍。其中東港東隆宮舉辦的王船祭典,是此一系統最具代表者,同時也是目前足與「西港刈香」媲美者。此一系統皆為定期王船祭,除滿州是四年一科外,其餘皆三年一科,每科迎請五位王爺,多屬三十六進士系統。共同特色包括請王過火、過刀梯謝神、迎王出巡、牽船遶境和午夜送王;全鄉鎮總動員辦理王船祭典;雖有道士主持科儀,卻以「平安祭典」為名,不強調「送瘟」。部分近東港溪廟宇保有「和瘟」科儀,為本區域其他地方所無。此外,本流域的王船多彩繪有魚、蝦、蟹等水產圖樣,在驅瘟的原意外,另有祈魚之意,具「漁王船」的信仰意涵。東港東隆宮與溪州代天府王船二側則另掛滿寫有中國大陸各省的燈籠,顯示祈求「國泰民安」的傳統思想。林邊佛山寺王船巡營遶境時,當地信眾躦船底以求平安的情景,更是其他地方少見的景像。
- 東港地區的信眾帶著枷鎖隨王船遶境以表示贖罪。2009, 屏東縣東港鎮, 楊錦煌(楊佛頭)攝影
- 東隆宮送王前,王船出廠的一刻,與該殿華麗的牌樓相互呼應,十分壯觀。2009, 屏東縣東港鎮, 楊錦煌(楊佛頭)攝影
- 東隆宮王船祭禁忌與儀節眾多,牽引王船皆由男性擔任,女性不可觸碰。各角頭廟人員身上的不同顏色代表不同任務,角頭負責的工作甚至會世襲,外人很難介入。2009, 屏東縣東港鎮, 楊錦煌(楊佛頭)攝影
- 溪州代天府遵循東港溪流域三年一科、半夜送王的傳統,王船二側掛滿寫有中國大陸各省的燈籠。送王時信徒添儎的物品堆積如山,幾乎淹沒了船體,金紙燃燒後循氣流上升的殘影更增添王爺「遊天河」的神祕氛圍。2009, 屏東縣南州鄉, 楊錦煌(楊佛頭)攝影
- 佛山寺每年於農曆5月5日許府千歲聖誕舉辦生日醮、王醮、過限等儀式,上午迎王,傍晚送王。圖為下午巡營遶境,當地信眾躦船底以求平安的情景,是其他地方少見的景像。2010, 屏東縣林邊鄉, 楊錦煌(楊佛頭)攝影
- 東港東隆宮三年一科的王船祭歷史悠久、聞名全臺,迎王前會先「跋筊」擇一姓氏,而後到海邊以神轎「頭筆」(圖中神職人員高舉的木條),在沙灘上嘗試「出字」,當沙灘上的姓氏與先前跋筊結果吻合時,即代表王爺降臨。2012.10.14, 屏東縣東港鎮, 黃文博攝影
- 東隆宮送王場面十分盛大,許多民眾也慕名而來,將送王現場擠得水洩不通,近年出現許多高舉攝影器材拍照的景像。2012, 屏東縣東港鎮, 楊錦煌(楊佛頭)攝影
- 東港送王時,金紙堆的周圍燃放鞭炮,慢慢地從外往內燃燒,耗時較長。2012.10.21, 屏東縣東港鎮, 黃文博攝影
- 琉球的王船祭與東港同是三年一科,王船祭時幾乎所有的船隻都會歸航參與迎王盛事,讓漁業發達的琉球港邊形成壯觀的景像,巡島遶境的船隊更是由超過二百艘漁船組成。2012.11.2, 屏東縣琉球鄉, 黃文博攝影
- 在迎請客王時,民眾會自行準備牲醴迎接即將降臨的王爺。2012.11.2, 屏東縣琉球鄉, 黃文博攝影
- 列為臺灣國寶級民俗陣頭的「幸山寺十三太保陣」是小琉球迎王祭中最受矚目的陣頭之一。十三位成員皆由國小幼齡小孩子所組成,陣法獨特。2012.11.3, 屏東縣琉球鄉, 黃文博攝影
- 琉球鄉漁業發達,王船上畫著「漁翁得利」的彩繪,有著祈福豐收的意涵。2012, 屏東縣琉球鄉, 楊錦煌(楊佛頭)攝影
- 遶境經過漁船停泊的漁港。2012, 屏東縣琉球鄉, 楊錦煌(楊佛頭)攝影
- 三隆宮工作人員背著小船遶境,接受信眾「寄付」添載。2012, 屏東縣琉球鄉, 楊錦煌(楊佛頭)攝影
- 送王前,道士團由高功道長帶領,進行和瘟押煞儀式。2012, 屏東縣琉球鄉, 楊錦煌(楊佛頭)攝影
- 三隆宮送王在夜間舉行,利用晃動的攝影手法,營造燈影幢幢的影像。2012, 屏東縣琉球鄉, 楊錦煌(楊佛頭)攝影
- 2009東隆宮榜文